中国图像传感器发展路在何方
2018-08-02
前不久,中国半导体芯片自给率低的话题引发行业热议,自给率已经成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瓶颈——各类芯片的自给率数据触目惊心,中国半导体人蓦然惊觉,原本看似欣欣向荣的中国半导体产业却依旧让国际厂商捏着七寸,而这些自给率“重灾区”就包括了图像传感器这一类别。
图像传感器,顾名思义就是将光学图像转换为计算系统能够处理的电子信号。根据采用的感光元件不同,通常分为CCD(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与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两类,相较于CCD图像传感器较高的制造成本,随着CIS(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的发展,CIS逐渐实现了比CCD更广泛的应用。
由于中国半导体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商用CCD芯片的开发完全落于人后,市场基本被索尼、松下、夏普等日本厂商垄断,彻底错过CCD时代。而随着CIS的兴起,如何打破日本与欧美厂商在图像传感器领域的技术与市场垄断,成为中国半导体人日思夜想的难题,而思特威SmartSens的创始人徐辰博士便是这些忧心行业发展的半导体人中的一位。
全球视野下的高瞻远瞩
从清华本科接触半导体技术,到香港科技大学以CMOS作为研究方向攻读博士,求学路上的徐辰当时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中国CIS行业挑战日本欧美巨头垄断先锋企业的缔造者。
从港科大毕业的那年,徐辰博士怀揣着自己的工程师梦来到了美国硅谷,入职了全球第一家推出商业CIS芯片的企业,从事CIS开发中最重要的部件——pixel部件的研发工作,期间开发并申请了近30个专利。此后徐辰博士一直在CIS巨头从事技术开发工作。
正是这段站在全球技术最前沿的工作经历,不仅奠定了徐辰博士个人的技术基础,也让他培养出了全球视野下对未来的敏锐把握——他不仅预测了CIS取代CCD的行业潮流,更预测了BSI(背照式技术)取代FSI(前照式技术)的技术趋势。
政策春风下的中国力量
随着索尼在CIS领域的崛起,“硅谷势力”逐渐式微,“亚洲力量”登上舞台。而正是在此时,徐辰博士第一次萌生了创造一个中国品牌来挑战CIS日本欧美巨头的想法。
2011年,恰逢中国为了加速高新科技领域创新而推出了包括“千人计划”在内一系列海归人才引入政策,各地地方政府也陆续推出了支持海归人才创业的扶持政策。正是乘着这一政策春风,徐辰博士带着自己的理想、信念以及核心CIS创新技术回到了祖国,在江苏常熟创立了思特威SmartSens,并以半导体创业者的身份入选了“千人计划”。
思特威SmartSens以安防应用作为市场切入点,三年磨一剑,克服了资金难题、技术产品化难题、产品品控难题等众多阻碍,2014年上市首款产品(一款130万像素高清CIS芯片)便一炮而红,一举成为了CIS市场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
用户导向下的务实创新
“当年创立公司的时候选择安防应用作为切入点,并非‘拍脑袋’的决定,而是建立在我们对市场的深入调查,以及对技术创新方向和应用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谈起思特威SmartSens的创新根本,徐辰博士把“用户导向”作为驱动创新的首要因素,“纯粹的技术创新方向十分多样,但是只有能够有机结合用户实际应用的创新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创新。”
正是在这样的原则引领下,思特威SmartSens将自身的技术优势与应用领域用户实际需求相结合,制定了清晰的技术与产品发展路线图——以安防领域为例,思特威SmartSens以满足用户对于更高感度、更高信噪比、更高灵敏度、更优异低光照性能的需求为核心进行技术创新,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全球领先的产品。
随着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概念的崛起,CIS芯片作为图像识别的关键部件,在自动驾驶、人脸识别、机器视觉等应用领域被广泛应用。徐辰博士带领的团队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些应用领域中的各种独特需求,开发出了一系列应用于全新领域的技术,比如有效解决“果冻效应”、适用于高速状态下的图形识别的全局快门技术。思特威SmartSens的品牌,已经随着越来越多创新产品的诞生,而成为了“人工智能时代”图像传感器领域的“中国面孔”之一。
此外,在中国品牌闪亮崛起的无人机领域,思特威SmartSens针对无人机飞控开发的产品也广受好评。无人机、机器视觉、人工智能……徐辰博士面前的全新技术创新路线图,也已经逐渐明晰。
硅谷文化下的强大团队
不管是技术创新还是商业竞争,从来不是一场单打独斗的高手对决,只有一个拥有强大凝聚力的团队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自硅谷归国创立思特威SmartSens的徐辰博士,也让公司烙上了深深的“工程师范儿”和“硅谷文化”。用一句话总结这种气质,那便是以技术为核心、以创新为目标、以员工为根本、以包容为文化。
纵观硅谷成功的创新企业,往往都具备这样的特点——精通技术而市场嗅觉灵敏的创始人、团结而执行力强大的创新团队、优厚而以人为本的员工福利、兼容而多样化的企业文化。而土生土长的思特威SmartSens不仅从徐辰博士那里获得了这种来自硅谷的气质,还不断吸收拥有全球教育背景的创新人才,兼容并包,最后打造了CIS领域的“中国芯”团队,以质量品质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打破了日本欧美厂商的垄断,让中国不再错过CIS时代。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