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疗器械展览会|器械之家:2025十大影像创新产品
2025-02-19
上海医疗器械展览会了解到,在过去一年,我国医疗器械领域的璀璨明珠——医学影像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国产影像品牌强势崛起,向高端市场迈进;海外科技巨头亦纷纷携尖端技术登陆国内,共同为“健康中国”战略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器械之家,自成立十余载以来,始终深耕中国医学影像行业的沃土,见证并记录了一个个闪耀的里程碑时刻。基于2024年发布的近三千篇行业资讯,我们依据“创新深度”、“技术领先性”及“行业影响力”等多重标准,融合专家智慧与读者反馈,精心遴选出最具价值的十款影像创新产品,荣耀揭晓《器械之家:2025十大影像创新产品》榜单。
本榜单排名不分先后,我们期待在广大读者的关注下,中国医学影像行业越来越好,器械之家也将致力于发掘更多创新产品,第一时间为大家传递前沿资讯。
01
西门子医疗
MAGNETOM Free磁共振平台
图片来源:器械之家
入选理由
该产品作为一款0.55T磁共振,仅需0.7升液氦,同时磁体总重量不到两吨,简化了基础设施的要求,从而医疗资源可及性。
产品介绍
MAGNETOM Free平台重新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采集技术和图像重建方法,突破了按顺序获取图像的传统,直接从原始数据同时获取多个图像并进行重建,在缩短扫描时间的同时提高图像分辨率和信噪比,率先以0.55T的创新场强,实现了媲美传统1.5T设备及更高磁场质量的图像。
图片来源:器械之家
新平台的磁体重量仅1.55吨,最小安装面积仅需24平方米,可通过标准高度两米的门和现有走廊运输,也无需建造全新的建筑物。据悉,这一设备可安装于床旁和临床,实现和临床治疗相结合,如可以用磁共振做引导下的穿刺或微球治疗,未来还可以应用于放射治疗。
02
联影医疗
uMR Jupiter 5T
图片来源:器械之家
入选理由
据介绍,uMR Jupiter是全球首款获得全身应用批准的超高场系统,也是市场上任何磁场强度下首个拥有八通道、全身多发射控制和超高磁场共振系统。
产品介绍
11月22日,世界首创全身临床超高场5T磁共振 uMR Jupiter 获得欧盟MDR 认证。至此,5T是目前全球唯一同时具备 NMPA、FDA 以及 CE 许可的全身人体临床超高场磁共振。
图片来源:器械之家
5.0T人体全身磁共振uMR Jupiter首次突破了超高场磁共振局限于脑部成像的限制,实现超高场全身临床成像。在神经系统成像方面,uMR Jupiter更是比肩更高场设备,可为脑小血管疾病与退行性病变提供更多诊断信息。
03
东软医疗
NeuMR Universal 3.0T双能磁共振
图片来源:器械之家
入选理由
该产品搭载业界首创的Unicorn双能梯度系统,让国内厂家首次实现利用3.0T磁共振进行γ-氨基丁酸(GABA)定量检测,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产品介绍
东软医疗首款双能3.0T磁共振NeuMR Universal的发布,标志着公司实现了从1.5T到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全部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全面覆盖临床主流磁共振市场。
图片来源:器械之家
东软医疗创新推出Unicorn双能梯度系统,打破传统的梯度放大器设计,首创N+1储能模块和聚能模块架构,在确保梯度超强爆发力的同时兼具持久力,为自由呼吸增强扫描、高清高b值弥散成像、肝脏波谱成像、γ-氨基丁酸(GABA)无创检测等高级成像提供超强梯度性能。创新的天眼定位、双域压缩感知、金字塔AI等全流程智慧加速技术,全面提升定位、扫描和重建效率,轻松应对高通量检查。
04
赛诺威盛
OmegaCT One 天境 CT
图片来源:器械之家
入选理由
该产品破解了传统CT和立位DR在准确反映患者负重位下真实状况和全身站立位3D高精度成像等方面的困境,提升诊断准确率,助力实现精准诊疗。
产品介绍
赛诺威盛精准地解决了超大孔径下的高清成像技术难题,使复杂体位下的高清3D成像成为可能;克服了机架垂直运动、水平旋转、双向耦合震动、动静平衡、系统刚性、安全性、高精准度等跨多学科的技术问题,突破性地实现高精度双驱同步技术创新,推出满足骨科、呼吸科、消化科、泌尿科等多专科疾病的诊断需求的OmegaCT One 天境CT。
这款首创设计的超大孔径全身螺旋垂直CT,具备1米超大孔径,2.65米高机身,带来了自由开放的检查空间,以及舒适放松的用户体验,可以实现站立位全身螺旋扫描。
05
汕头超声
便携式多模态医学影像系统
图片来源:器械之家
入选理由
将DR与彩超创新集成融合成一套应急救援多模态医学影像系统,既分工又协同,且互相印证,提高现场处置的信心。
产品介绍
历时四年,汕头超声积极投入研发,最终推出了“便携式多模态医学影像系统”这一革命性装备,在紧急救援领域进入了全球领先的地位。该装备在一个定制背包内部署了掌上式彩超和手持DR两套医学影像系统,包括掌上式彩超、X射线发生器、数字平板探测器、多模态影像工作站等部件和配附件等。其轻便易携带,内置长续航电池,可在院前、战术、荒野严峻和灾难现场等复杂环境下使用,真正地成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应急装备。
06
飞利浦
夸克CT
图片来源:器械之家
入选理由
该产品采用业内独有的全身光谱成像,提供多达20大类能量诊断参数,单次扫描便可获得类MR的功能学信息和类PET的代谢学信息,极大限度降低了患者就医成本。
产品介绍
2024年4月飞利浦(中国)宣布全新一代光谱成像夸克CT已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认证,于中国市场正式上市,并在2024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上完成了全球首发首展。
夸克CT,采用全新一代双层探测器系统,以及业内独有的全身光谱成像,并采用全新AI影像链,避免光子计数CT缺陷的同时,实现了光子计数CT“低剂量、高分辨、极速成像”的优势,通过一次夸克CT扫描,可以获得类MR的功能学信息和类PET的代谢学信息,大大减少了患者开支,帮助诊断医生实现一步到位的精准诊断。
图片来源:器械之家
此外,夸克CT多参数成像的最低辐射剂量与X线胸片相当(相当于坐10小时飞机所受的辐射),还能够满足每日高达300+位患者的大流通量全能量扫描,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
07
万相科技
WIL Meta®元相系列一体式三维C臂机
图片来源:器械之家
入选理由
极具创新的航空级碳纤维C形臂设计,以及极致“小、巧、轻”设计(占地最小、重量最轻、前后最短)的一体式三维C臂机之一。
产品介绍
2024年11月消息,万相科技WIL Meta®元相系列一体式三维C臂机产品成功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注册认证。
WIL Meta®元相系列创新地以自研的超薄零切迹球管+航空级碳纤维C形臂为基础,进一步通过突破性的结构设计,实现整机零配重,将小、巧、轻做到极致,成为市场上占地最小、重量最轻、前后最短的一体式三维C臂机之一,为国内市场医院人员配比不足、缺乏专人操作C臂机、手术室空间有限、C臂机/机器人/导航整体进一步挤占空间的现实挑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器械之家
WIL Meta®元相系列独特的念维®系统,采用最新的软硬件设计,并行处理三维扫描与三维重建,具备快速成像(20余秒即可完成扫描与重建)、大视野(3D成像容积高达19cm³)、定制三维(任选切面、角度、视图重建与放大浏览)等显著特点,使得医生能够在一次透视中高效获取更多有效信息,从而提升手术效率、质量和安全。
08
先导奥泰
光子计数CT
图片来源:器械之家
入选理由
该光子计数能谱CT采用了先导科技集团本土研发的碲锌镉(CZT)探测器,意味着我国在下一代医学影像的革命中占得了先机。
产品介绍
在2024年4月11日至14日举办的第89届CMEF现场,先导奥泰展现了搭载集团自产自研碲锌镉(CZT)晶体的光子计数CT。
先导科技集团自主研产碲锌镉(CZT)、硅酸钇镥(LYSO)、锗酸铋(BGO)、磁体、线圈、谱仪、芯片等医疗影像产品核心部件及关键材料,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全力投入中国首台自研CZT光子计数能谱CT的研发,引领下一代CT技术。
09
永新医疗
Insight四维定量SPECT/CT
图片来源:器械之家
入选理由
据介绍,该产品是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PECT/CT。
产品介绍
6月29日,永新医疗在成都举行产品发布会,正式推出自主研发的Insight四维定量SPECT/CT。该产品于2023年11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是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PECT/CT。
系统集高通量SPECT探测器与24排高性能CT于一体,可实现光子信号的高效采集与处理,有效提升检查灵敏度和图像分辨率,大幅缩短扫描时间,满足多样化临床采集需求,在心血管、内分泌、泌尿、神经、呼吸等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中,特别是在肿瘤临床诊断、疗效评估、跟踪随诊和形成机理研究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
10
富士胶片
CUREVISTA Open数字胃肠机
图片来源:器械之家
入选理由
该系统不仅提升了图像质量,还特别强化了动态图像处理能力。通过采用先进的图像算法,C-open显著减少了导丝在体内移动时产生的伪影,进一步提升了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产品介绍
2024年5月,富士胶片推出全新X射线透视摄影系统(CUREVISTA Open,简称C-open)获得了NMPA认证。该产品对传统胃肠机的移动床板设计进行了革新。通过移动球管臂而非床面来调整视野,这样的设计减少了因床面移动导致患者紧张和手指夹伤的风险,同时也消除了医生在近台操作或透视引导手术时被床板撞击的隐患。
图片来源:器械之家
此外C-open的双向安全检查臂设计摒弃了传统床面移动模式,实现了床体的无缝设计。这一创新在胃肠检查中尤为重要,因为无论是使用钡剂还是碘剂,都存在造影剂渗透的风险。一体化床体设计确保造影剂不会渗入床体内部,有效防止了探测器污染,降低了维护保养的难度。
文章来源: 器械之家
若涉及侵权,请立刻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