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助力智慧医疗 医疗器械制造加快工艺革新
2018-11-21
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3D打印已经被应用于术前医疗模型制作、人体植入物打印等多个场景。在康复医疗器械制造方面,3D打印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种快速成型技术,3D打印能通过逐层增加材料“打印”出三维实物,从传统的配件、模具到打印各类食物再到人体器官,日趋成熟的3D打印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改变,使人们产生了诸多美好的遐想。尤其是在医疗器械制造方面,3D打印正引发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并推动着医疗器械制造工艺加快革新。
3D打印加快融入于多个医疗场景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3D打印正融入医疗、建筑、教育等多个行业的发展进程之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3D打印在医疗器械制造方面的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在医疗行业从业者的推动下,3D打印加快融入医疗器械设计及制造的过程中,并推动着传统医疗器械制造工艺实现进一步提升。
当前,从3D打印假肢、义齿到3D打印肝脏组织、心脏支架和人造血管等,3D打印运用到医疗领域的例子数不胜数。将3D打印应用于医疗行业后,传统医疗行业在新一代技术的推动下向着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方向转变,我国的智慧医疗建设也迈入了新时期。
在业界人士的推动下,3D打印逐步渗透到多个医疗场景。截至目前,3D打印已经应用于手术规划模型、手术导板设计、康复医疗器械制造等多个方面,其在解剖骨科、口腔、再生医学和生物打印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尤其受到业内专家的推崇。那么,与传统工艺相比,3D打印具有哪些显著优势呢?
3D打印在医疗器械制造方面优势显著
从总体来看,3D打印在医疗器械制造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缩短医疗器械研制周期、实现医疗器械用具的个性化定制、降低医疗成本等方面。在传统的医疗模式中,受医学技术相对落后、医疗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医院很难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采用3D打印技术后,传统医疗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难题得以克服。
在医疗器械制造方面,3D打印具有制造工艺流程短、全自动、可现场制造等特点,医疗器械的制造更加快速和高效,这为医生及时治疗重病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基于高精度的医疗器械,手术风险和医疗成本有效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也减轻了许多。
与此同时,3D打印绕开了复杂的基础设施和物流问题。制作者只要将设计好的图样发送到打印终端,3D打印机就能在离医院较近的距离内进行生产,这对物流渠道不发达的新兴市场以及处在边远地区的患者来说是一大福音。
3D打印推动医疗器械制造进入新时期
实际上,与3D打印钛合金定制化飞机零部件和超级轿跑个性化零部件一样,假肢、助听器、脊柱导板等康复医疗器械同样具有小批量、定制化的需求,并且设计较为复杂,传统的数控机床受到加工角度等因素的限制往往难以实现较好的效果,而且制造速度也相对较慢。因此,利用3D打印来进行医疗器械制造将是未来医疗器械制造的一大趋势。
当前,在3D打印技术的推动下,医疗器械的制造工艺正加快革新和转变,这些具有高质量的医疗器械也在患者恢复健康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推动医疗器械制造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医疗器械制造商需要从数据采集、设计、成型以及产品的认证等多个方面着手,将3D打印用于医疗器械的设计、制造及产品性能改进的具体环节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前沿技术的推广及应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3D打印也一样。虽然目前3D打印在医疗行业的应用还存在制度缺失、理论与应用脱节等难题,但是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这些问题将得到妥善解决。
届时,在研究人员和医务工作者的共同推动下,3D打印将在多个层面上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并使我国智慧医疗建设水平得到新的提升。假以时日,3D打印将给患者带来更多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