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医疗器械展览会Medtec解读医用敷料:“医”+“美”的优质赛道
2024-10-09
随着轻医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求美者的核心需求回归到皮肤方面的改善。其中,经过2025医疗器械展览会Medtec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新用户,对于医美项目的尝试是从医用敷料开始的,其凭借 “医美术后护理+敏感肌护理”两大刚性需求的驱动,覆盖了日常家用到院线护理等多个高频生活场景。
作为一款“医”和“美”融合属性强烈的产品,医用敷料在医美消费端有着广泛的需求,具有高复购、高盈利的属性,是许多医美上游公司关注的领域。去年上市的“胶原蛋白第一股”巨子生物,就是以医用敷料产品为利润支柱并闻名市场。除此之外,还有敷尔佳、创尔生物、锦波生物等公司也在医用敷料领域中不断发力。
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医用敷料行业市场规模达259亿元,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79亿元,在市场需求的强烈刺激下,医用敷料赛道蓬勃发展,甚至有渐渐挤压普通面膜市场的趋势。此外,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医美行业整体的监管趋严,医用敷料赛道的行业壁垒也在不断提高。 虽然医疗敷料行业需求始终稳定,呈现一定的刚需特征,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
然而因为产品同质化严重准入门槛低等因素影响,也导致了该类产品价格竞争激烈,较为内卷的现状。目前该市场陷入“红海厮杀”中,号称“一片就能致富”的它为何能发展得如火如荼,已经入局医用敷料的玩家们该如何开疆拓土,未来市场的细分趋势又在何方?我们一同来看。
敷尔佳、巨子生物、创尔生物等企业的崛起,正是依托于这一市场趋势的变化。
市场教育期的消费者认知
在市场教育期,由于作坊式医美机构带来的整容后遗症问题,消费者开始转向更为安全和可靠的轻医美项目。
这一时期,大型医疗和医美机构的话语权得到提升,医用敷料作为新兴产品,开始在市场中露头角。
市场渗透期的独立决策
随着政策端监管的完善和消费者认知的提高,轻医美行业的商业形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消费者开始摆脱对医美机构的依赖,对医用敷料产品进行独立决策,线上渠道的运营成为品牌竞争的新战场。
不过,随着市场成熟度提高,目前有两个明确的信号值得关注:
供给端:医用敷料不再仅仅依赖单一的线下渠道,可复美(巨子生物)等品牌着力于线上渠道建设,在市场增量中博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需求端:消费者不再局限地选择单一品牌,直观的数据是拉新与维护成本变高,以敷尔佳为例,虽然营销费用逐年增加,但2022年开始客户总数量(280.76万人)与复购客户数量(103.35万人)较去年(285.28万,104.53万)都在微降趋势中。
# 市场前景分析
先看分析结论:行业较快增长,未来有望继续保持较高景气。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市场现状:
-
由于市场上修护类贴片面膜品牌众多,医用敷料市场逐渐向头部品牌集中。
根据标点医药数据,创尔生物旗下的“创福康”及同类品牌“敷尔佳”“荣晟”“可孚”“可复美”等共同占据了我国贴片式医用皮肤修复敷料市场接近70%的份额。
其中,敷尔佳、可复美等品牌充分利用电商模式培养了大批消费者,在网络渠道中的市场占有率较高。
随着行业技术更新迭代加快,贴片式医用皮肤修复敷料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图片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
根据数据显示,按照注册类别来看,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可以分成医疗器械类敷料产品和化妆品类功能性护肤品,2021年零售额占比分别为54.3%和45.7%。
医用敷料用户主要分为三类:一类为具有痤疮、皮炎等皮肤问题的患者,一类为接受轻医美手术后急需皮肤修复的医美人群,一类为追求功能性护肤的普通消费者。
从消费实力看,后两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频率更高,是我国医用敷料市场成长的推动力量。
-
医用敷料行业保持较高增速。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21年专业护肤领域医用敷料市场规模为259亿元,2017-2021年CAGR达40%,行业呈现高速增长,且未来有望继续保持较高景气度(2021-2027复合增速有望达25%)。
-
按产品形态划分,医用皮肤修复敷料可进一步拆分为贴片式和非贴片式。
其中贴片式为主流,更加适用于皮肤修复。2017-2021年,我国贴片式医用敷料消费数量从1.6亿片增长到5.3亿片,五年复合增长率近40%,行业渗透率约为30%。预计2025年我国贴片式医用敷料消费量将突破10亿片大关,按照终端平均售价15元/片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157.5亿,发展潜力巨大。
-
按材料分,医用敷料主要分为透明质酸材料、胶原蛋白材料和其他。
透明质酸和胶原蛋白敷料具有保湿作用,这些高分子成分医用敷料对皮肤的刺激性低,有助于医美手术后受损皮肤的修复和舒缓,以及在皮肤屏障受损、急性皮肤炎时为皮肤提供湿润、温和的环境,避免损伤状态的皮肤接触外界污染,降低污染风险,相比化妆品面膜刺激性小。
透明质酸:是目前医用敷料行业使用较为广泛的材料,未来有望继续保持20%以上增速。2021年透明质酸材料医用敷料市场规模为115亿元,占医用敷料行业整体的44%。从增速看,2017-2021年CAGR为57%,2021-2027年CAGR有望实现23%。
胶原蛋白:胶原蛋白类医用敷料增速快。2021年胶原蛋白材料医用敷料市场规模为73亿元(其中重组胶原/动物源性胶原金额分别为48/25亿元,预计2021-2027年CAGR分别为32%和29%),占医用敷料行业整体的29%。
其他材料:2021年市场规模为70亿元,占医用敷料行业整体的27%。
-
行业增长路径——渠道拓展–>品类延伸–>多品牌
以巨子生物为例,功效性护肤品在2023年成为巨子生物的核心营收板块,该板块收入高达26.47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从2022年的66%升至75.1%;
-
超强的盈利能力
与化妆品行业公司对比看,医用敷料公司毛利率可达80%以上,高于化妆品公司的65%以上;净利率方面,巨子生物、敷尔佳净利率在45%以上,也高于化妆品行业净利率,不难看出,高盈利能力的关键包括相对较高的准入门槛、差异化的产品力、渠道布局,以及龙头公司的先发优势等因素。
# 国家严监管基调
2023年8月4日,中检院发布关于征求《医用敷料类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意见的通知,明确械字号医用敷料类产品的定义及使用范围。
指导原则给出了医用敷料类产品的明确定义和适用范围。
医用敷料指通过物理覆盖屏障作用,用于创面的护理、止血或是吸收创面渗出液,也用于手术过程中承托器官、组织等;
或是以医疗为目的辅助改善皮肤病理性疤痕、辅助预防皮肤病理性疤痕形成的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以“药妆”来定义的“医美面膜”或也将消失。指导原则提出,产品具有明确的抗菌治疗作用,且主要通过抗菌治疗作用,实现预期用途的产品被定义为以药品为主的药械组合产品;
产品通过创面物理覆盖、渗液吸收等作用,实现预期用途的产品,被定义为以医疗器械为主的药械组合产品。
“可以看出,无论是哪种定义范围,医用敷料都不具备化妆品的功能。”国内化妆品企业法规部门负责人说,“未来‘医美面膜’‘械字号’面膜这些名称都将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生产监管处处长徐勤表示,目前市面上有两种所谓的“械字号面膜”,一种是冷敷贴类的医疗器械,主要用于人体的降温和退热;一种是医用敷料,主要用于人体表面浅表性的创伤修复。两种都是医疗器械,而不是化妆品。
指导原则给出了具体整改方案和时间,已按照医疗器械受理注册申请的产品,继续按照原受理类别进行审评审批;需要改变管理属性或类别的,限定其批准文号或注册证书的有效期,截止日期为2025年12月31日。
可以预估,在供给端监管补位、市场趋于规范的背景下,赛道内头部企业在产品研发和渠道营销等方面上的优势得以凸显,医用敷料市场份额有望向头部企业集中。
# 未来市场的细分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