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为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服务

2025年9月24-26日 | 上海世博展览馆1&2号馆

首页 > 市场情报 > 一文读懂湿热灭菌

一文读懂湿热灭菌

2020-11-19

湿热灭菌法是以高温高压水蒸气为介质,依靠蒸汽和水的潜热大,穿透力强,更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的特点,最终导致微生物的死亡。该法的灭菌效率比干热灭菌法要高,是医疗器械生产工艺过程中最常用的灭菌方法之一。

湿热灭菌法可分为:煮沸灭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和间歇蒸汽灭菌法。

(图片源于网络) 与湿热灭菌法相对应的是干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是指干燥环境下用高温杀死细菌和细菌芽胞的技术。主要用于不能耐受湿热蒸气、不能用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如:必须保持干燥的化学物品,带刃器械(如:刀、剪之类),无水的油剂、油膏、甘油等。干热灭菌法尤其适用于玻璃制品如:玻璃器皿的灭菌。

选择一种合适的灭菌方式 一种合适的灭菌方式能在满足产品本身性能的前提下,达到满意的灭菌效果。但任何一种灭菌方式或程序都必须经过验证,以证明灭菌效果的有效性,一般我们要求灭菌后物品的SAL(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无菌保证水平)值小于10-6。所以我们需要根据物品的性质选择相应的灭菌程序,是选择湿热灭菌法还是干热灭菌法,这与产品的适应性有关。

下面再引入三个概念:
D 值:
我们在使用湿热灭菌生物指示剂的时候,他的说明书上都会写着该指示剂的D值是多少。D值就是在一个基础温度下减少一个Log菌数所需的时间,就是在一个温度下,将微生物杀灭90%(即下降一个对数单位)所需的时间。

Z 值:
是指某一种微生物的D值下降一个对数单位时,灭菌温度升高的度数。Z值对于比较不同的灭菌过程温度和标准灭菌时间F0值是必须的。

F 值:
用于衡量灭菌的有效性。F值是采用一定的Z值来计算得到一个容器或一个产品在一定的温度下的等效灭菌时间,根据挑选的微生物数、D值、F值一起,来评估灭菌程序的效性。

湿热灭菌方式的选择 过度杀灭法:
湿热灭菌是人类研究最透彻的一种灭菌方法,也是非常可靠的的灭菌方法。过度杀灭法和残存概率法是湿热灭菌程序选择的两种基本方式,一般来讲,如果条件允许就采用过度杀灭法,而不使用残存概率法,使用过度杀灭法可以确保达到一定程度的无菌效果,而不管装载物的实际生物负载的数量是多少和生物耐热性如何。过度杀灭法假设的微生物负载数量和抵抗力都要高于实际,大多数的微生物的耐热性都要比这个假设低,因此能够提供很高的无菌保证,但是也需要定期使用生物指示剂测试。

不耐热产品或物品的热力学灭菌则不能选择过度杀灭法,这时就需要所建立的灭菌程序必须能恰当地杀灭微生物,但不能导致产品或物品的降解。这样的灭菌周期的建立就赖于我们研究产品或物品上的微生物数量和耐热性。一旦确定了微生物的数量和耐热性,就可以设计出一个能达到SAL小于10-6的灭菌程序。

残存概率法:
残存概率法设计时,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的确定要基于产品或物品在灭菌前初始污染菌含量检测数据,另需加上安全余地。这取决于以下方面:专业判断、生物负荷数据的范围、对产品生物负荷常规测试的程度。

残存概率法设计的灭菌工艺,通常要求对每批产品灭菌前进行微生物含量及耐热性测试,积累微生物污染的数据。如果长期以来的数据证明在实际的GMP控制条件下,污染水平很低,且检不到耐热菌,污染菌监控的方案可做适当调整。

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的监测 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的监测应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取样并覆盖整个生产过程,取样设计应选取生产过程中污染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样品,且要充分考虑到产品从生产结束到灭菌前的放置时间。采用残存概率法进行终端灭菌的产品,除了需要关注灭菌过程本身,还需要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一些适当的手段来监测和控制药品灭菌前的生物负荷。具体的措施通常包括灭菌前微生物数量与耐热性的监测工艺参数的控制等等。

 

文章来源:迈卓德大器械注册与临床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