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跳过医保来集采?国产企业是否能撬动口腔牙科千亿市场
2021-09-02
当下,医用耗材产品正在经历集采的考验,目前未纳入医保的种植牙是否也要面临集采冲击?而未来的种植牙市场将走向何方?
近期,宁波医保局会谈5家进口牙供应商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放眼当下,医用耗材产品正在经历集采的考验,目前未纳入医保的种植牙是否也要面临集采冲击?而未来的种植牙市场将走向何方?
早前宁波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征求<关于进一步明确医保历年账户支付种植牙项目的方案>意见的通知》,向各区县(市)医疗保障局及各地辖区内综合医疗的口腔科和口腔医疗机构(包括民营)征求意见。
消息一出,引发市场猜想,认为这是种植牙将进入集采的信号。一直以来,种植牙作为一个避开集采的黄金赛道,被投资者长期看好。如今集采信号释放,市场一阵恐慌。
种植牙会被纳入集采吗?
在我国,口腔医疗机构的主要经营业务可分为五类——口腔外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与牙齿美白。根据有关规定,治疗性质的牙科费用可以用医保报销,如:拔牙、补牙、根管治疗、治疗牙周病、牙龈炎等;而镶牙以及医疗美容项目不列入报销范围,如:种植牙、烤瓷修复、牙齿矫正、牙齿美白等。
有口腔专业人士表示,口腔行业耗材暂时未有纳入医保的先例。“目前市面上种植一颗牙的价格在一万元左右,如此高价的原因在于种植用牙的材料都是用高精尖设备生产制造而来。”种植用牙的技术壁垒较高,除了材料,还体现在设计、表面处理等方面。在专业人士看来,种植牙价格虽高但具有可替代性,可通过价格较低的烤瓷桥和活动假牙的方式替代。这也与医保的基本原则“以治病为边界、保基本”的要求并不相符。因为国家医保目前践行路径仍然是“低水平,广覆盖”,是对医疗资源进行重新分配,确保低收入群体得到有效的医疗保障。如果这类项目纳入医保,大概率会导致过度医疗、挤占医保基金资源。
其次,国家集采动用的医保基金,所覆盖的品种必须在医保报销的范围内,而且只针对医保费用影响较大的耗材。而业内人士分析,“镶牙、种植牙、矫正属于非病变非功能性受损的项目,很多时候被认为是整容性质的、非医学治疗需要的美容类项目。”美容类项目具有消费医疗属性,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但不影响身体健康。
2018年,中国口腔医疗市场中,个体及连锁诊所收入规模占比约50%,这意味着即便各类口腔耗材进入集采,受公立医院服务规模影响,医保能撬动的市场也颇为有限,与必须在院内PCR手术中使用的冠脉支架,不具可比性。
所以目前看来种植牙纳入医保和集采的概率小之又小。同时,种植牙目前技术被国外市场垄断,国内留存大片空白市场。没有了降价的空间与基础,种植牙纳入医保和集采的概率更加渺茫。
口腔经济酝酿出的千亿黄金赛道
目前种植牙、烤瓷牙等被医美属性附加,口腔经济正在酝酿出千亿的黄金赛道。种植牙是治疗牙齿缺失的最佳方案,兼具医疗与消费属性。缺牙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活动义齿(安装假牙)、固定义齿(烤瓷牙)、种植牙。
据国家卫健委及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口腔医疗市场规模已达到了1035亿元,正式突破了千亿大关,复合增长率达到16.12%。2020 年我国种植牙植入数量预计 400 万颗,2016-202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30%。
国民支付能力和健康意识的提升将持续促进种植牙市场需求高速增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高,医疗消费升高,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例由 2013 年 6.9%稳步上升至 2019 年 8.8%。
从供给侧看,民营口腔医院及口腔医生增长不断提升,2011年至今民营口腔医院数量由149 家上升至723 家,2016-2019 年口腔医生数量复合增速13.6%,口腔医生中掌握种植牙技能的约占20%,相对短的学习曲线使医生供应基本满足市场需求的增长。
其次缺牙数量跟年龄有强正相关性,老龄化将催化市场进一步增长,35-44 岁年龄层人均缺牙0.4 颗,55-64 岁3.7 颗,65-74 岁7.5 颗,根据人口测算即使低治愈率下我国种植牙市场存量规模可达1763 亿元。
国产化率低,核心种植技术被国外垄断
在口腔科的几种分类上,“牙科暴利”的矛头主要指向种植、正畸。从了解到目前种植牙的终端价格来看,75%的费用是用于支付种植体、基台等耗材,而耗材价格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产化率低,庞大的蓝海市场缺少国内有力的竞争者来填补这一空白。
以种植牙为例,核心种植体被外资垄断。据士卓曼统计,2018 年全球种植牙行业上游的种植体的市场格局中,前5位企业市场占有率为71%,其中士卓曼市占率第一,高达 25%。
在中国上游种植体的市场中,进口品牌占比约90%以上,国产品牌为10%左右。国产种植体定位和韩系接近,但起步较晚受到韩系价格压制,目前国内共13个国产种植体品牌获批上市,总营收规模在2~3 亿元,最大的营收约5000 万元,尚未有成规模的种植体企业,而且主要集中于低端市场;医疗机构自主研发的种植体,以自用为主。
放眼全球中国的渗透率也处较低水平。2020 年,我国种植牙植入数约 400 万颗,每万人种植牙数量 28 颗,而韩国此前每万人种植牙 632 颗为我国当下的 22 倍。目前我国种植牙市场规模为 297 亿元,假设我国种植牙纳入医保渗透率达韩国水平,价格为目前 50%,则种植牙年市场规模可达约 3352 亿元。即使没有纳入医保,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以每万人200 颗计算,按目前价格的一半计算,市场规模达 1060 亿元。
借政策东风有望早日实现国产替代
在今年的3月,两会中一则人大代表呼吁种植牙纳入医保的话题冲上热搜。全国人大代表、肥东县总工会兼职副主席李小莉表示:群众对“看牙贵、牙科暴利”的呼声很高,她提到,一口种植牙相当于一辆豪车或县城的一套房。应加大对种植牙材料、技术的研发,降低种植牙费用。此外,她还建议将种植牙费用尽可能地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以满足群众对口腔健康的需求。未来随着时间、技术的沉淀,国产种植牙有望借助政策东风打开局面。
宁波市医保局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明确医保历年账户支付种植牙项目的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向我们释放出国家医保层面对种植牙的降价、调结构决心——有条件的要集采,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采。
当然,不论纳入医保或集采与否,但种植牙降价的需求却始终迫切。相信随着技术的普及、上游耗材国产化替代程度的提高,进口垄断被打破,国产种植牙企业登上舞台中心,夺回价格话语权,市场竞争会将种植牙的价格慢慢降到某个均衡水准,“种牙自由”也将指日可待。
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