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1060亿医用高值耗材的市场机会
2021-08-12
近年来,我国持续释放政策红利鼓励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这一情况在中美贸易战爆发后愈加强化,这将为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带来大量机会。而医用高值耗材作为医疗器械领域第二大组成部分,现阶段在高科技产品方面国内总体水平与国外水平的差距仍旧巨大,随着需求不断增加,国产高值耗材替代进口产品势在必行,这也是很多医械投资人口中的“兵家必争之地”。
医械领域的“掌上明珠”
医用耗材是指在临床诊断和护理、科研检测等过程中使用的医用卫生材料,其品种型号繁多,应用广泛,是医院等终端医疗机构开展日常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推广和使用极大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使工作流程变得简单有效。
而严格来讲,医用高值耗材的覆盖的器械范围也比较大,包括血管和非血管介入类、骨科介入类、电生理类、眼科类、体外循环和血液净化等诸多类目。
跟市场上的一些专业医疗器械投资人一交流起医用高值耗材这个细分领域的项目时,“好东西”这个评价几乎大家是脱口而出,为什么会有这样下意识的断论?总结有三:市场大、毛利高、消耗频次大。
1.市场大:高值耗材是医疗器械领域市场占比第二大的细分领域。近几年来,中国医械市场发展速度非常快,按2018年的市场数据来看,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5300亿元,在这么巨大的市场蛋糕里,高值耗材占比稳居第二位,占到20%左右市场份额,规模大约在1060亿左右,市场绝对够大,符合投资人的“好赛道”的核心要义。
另外,医用高值耗材市场规模增速近5年维持在20%,但各细分行业表现各有不同。国内高值医用耗材的发展路径主要是技术突破与国产化,在于渗透率的提升与普及率的提高。医用高值耗材市场在未来5年仍然会保持较高且平稳的增速。
2.毛利高:部分毛利率赶超茅台?反正很赚!在二级市场上,茅台高企的毛利往往被投资者们所乐道,根据2018年公开数据,贵州茅台的毛利率高达91.14%!不过这样看起来基本上像空手套白狼的生意,在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医用高值耗材的细分领域,接近或者超过茅台似乎难度并不大。
举三个相关上市公司的例子:(1)正海生物2018年毛利率为93.08%,主要产品包括口腔修复膜、生物膜、骨修复材料等生物再生材料等。据2018年该公司年报显示,公司生物膜产品毛利率为9 4.2 0%、口腔修复膜产品为93.29%。(2)冠昊生物2018年披露的年报数据,公司的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毛利率为93.46%。另外,无菌生物护创膜、B型硬脑(脊)膜补片产品毛利率也分别高达83.77%、81.94%。(3)大博医疗2018年年报中提到,公司整体毛利率为80.40%,而其脊柱类产品的毛利率达到85.42%。
3.消耗频次大:医疗领域高端快消品,特点即高频耗材,顾名思义,大多数都是一次性使用,高频是其特点之一,部分耗材往往复用的安全隐患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卫健委和民间一直在讨论部分价格昂贵的一次性进口耗材复用的问题愈发激烈。
最简单的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来感受下,超声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外科的各种手术当中,用于除骨组织和输卵管之外的所有人体组织的切割。目前超声刀这个领域,强生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按2017年的招标数据,强生超声刀主机价格在47.5万元左右,刀头在7000—8000元不等。
超声刀相比其他切割工具有明显的优势,使用科室较多,包括普外、泌尿、妇产等科室均需配置,假设三级医院平均配置6台、二级医院平均配置2台、一级医院平均配置0.5台,按照47.5万的单价,国内仅主机市场空间就有近150亿元人民币。刀头耗材方面,如果三级医院每台主机每年刀头需求60把,二级医院40把,一级医院20把,刀头耗材的市场空间也有近100亿元人民币。
高值医用耗材行业特点
国内高值医用耗材行业呈现出三大行业特点,分别是行业壁垒较高、行业集中度较低及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国外巨头主导大量细分领域战场。
1.行业壁垒高。由于高值耗材的特殊性,行业具有很高的进入壁垒,这主要体现在技术和人才方面。拿高值耗材的植入性耗材来说,其需要长期停留在人体内并且贴合人体的组织器官,如果耗材一旦出现问题,往往是致命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该类耗材都属于三类器械,必须通过漫长的注册审核流程和临床测试。
从技术方面来讲,高值耗材行业是一个交叉学科的高技术产业,不仅属于知识密集型、更属于资金密集型,其相关产品涉及到的学科包括生物力学、医学、材料学等多种学科,所以开发一款对现有行业格局产生冲击的产品,没有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开发能力是难以实现的。另外对于产品的制造工艺流程和制造的生产线整体水平也有极高的考究。
从人才方面就更加清晰,正因为高值耗材行业涉及覆盖的学科面广,强烈依赖研发创新,所以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起码需要生物力学、医学、材料学等多学科技术人才协同工作5年以上的时间。由此可见,一个成熟医用高值航材行业领军企业的护城河有多宽。
2.国内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行业集中度较低。国内高值耗材产业的发展仅有20多年时间,相较于一些发达的国家时间尚短。拿目前的国内高值耗材行业格局来说,大多数企业规模都还比较小,市场竞争力有限,例如我国骨科植入类耗材生产厂家约130家,收入规模超过1亿的不超过10家,可见行业集中度相当低。
另外,我国高值耗材流通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商业模式简单,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标准,也尚未建立成熟的信息管理系统,难以满足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行业总体技术水平较低。
3.国外巨头主导大量细分领域战场,发展极其不平衡。我国医用高值耗材行业呈现“数量多、规模小”的局面,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另外,国内大部分中小玩家缺乏技术优势和广泛合作,直接促使我国高值耗材行业发展的不平衡并且缺乏较强的竞争力,从而在与国外产品竞争时,处于劣势。因此国外知名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水平在高端市场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同时了解行业发展规律的国际巨头也在通过并购来进一步的提升自身的市场地位。
投资逻辑
从目前国内的市场占有率情况来看,在很多高值耗材的细分领域,大多数国产产品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主要还是进口的产品在主导各个市场,拿典型的来说,像骨科关节、内窥镜、起搏器等领域,外资产品的市场占比都超过50%。目前只有少数细分领域中国内微创新产品占据市场优势,如在心脏支架、骨科创伤等领域基本实现了进口替代。
进口替代这个大逻辑将成为国内医疗器械企业获得高速增长的首要时代机会,细分到高值耗材领域来说,逻辑也很简单,主要有二:一是国内老龄化加剧,高值医用耗材的需求量会快速增加,最常见老年病需要的如心血管介入类耗材、骨科介入类耗材等。二是进口高值耗材真心贵,无论对医保还是患者都是一个巨大经济负担,所以近两年高值耗材打压进口产品,支持国产产品的政策频出。
国产医用高值耗材的研发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微创新模式,另一类就是完全自主创新产品的模式。目前国内大部分耗材企业还是以第一类为主。
1.微创新模式:在仿制进口器械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企业具备一定的核心技术,在效用和安全性能上起码略优于进口产品,这种是比较主流的模式。尤其是在国家政策鼓励医疗创新,执行层面招标和医保付费均向此类国产产品倾斜,这种相较于全部自主研发是更加短、平、快的模式。
2.完全自主创新模式:完全自主研发创新的产品,针对目前没有进口产品出现的细分市场。由于不在进口替代的产品序列之内,国内企业需要从零开始进行学术推广和市场教育,逐步提升产品的渗透率。
为什么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尤其是高值耗材值得大家去关注,有人口老龄化、进口替代、医保控费等因素,还有国内企业具备独特的“地主优势”的因素,这个“地主优势”也是为什么目前高瓴投的启明医疗能占据国内TAVI市场70%以上份额的原因。
在与国内医院和临床医生的沟通上,国内企业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临床医生对器械的使用反馈可以及时与国内企业研发团队沟通,企业则根据医生的需求对器械做出调整和改进。
因为亚洲人和欧美人的体质和身体特点的不同,国产厂家可以根据临床的需求设计出更适合我国医生和患者的产品,这点也是进口厂家很难做到的,也算是因地制宜。
由此,国内的一些创新医用高值耗材标的,乃至医疗器械标的,值得大家去淘金。
把握高值耗材市场机会
基于细分行业的增速、国产替代化进程的程度、技术现状、政策等因素,值得关注的细分领域有这几个方面:
1.脑血管及外周血管介入耗材。心脑血管疾病是国内人口致死的第一大病种,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基本上在未来可以说是坐稳了这一位置,为什么不建议关注心血管介入产品呢?因为心血管介入领域的投资机会实在有限,到目前为止相关产品如冠状动脉支架已经完成3次的更新换代,国产化率目前已经超过了90%,像国内的乐普、微创等这些企业都已经登陆A股了。不仅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外周血管疾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而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相关产品的发展也处于起步阶段,也是属于外资厂家主导市场的局面。
据2019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脑血管介入市场规模为48亿元,同比增长37.14%。我国外周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达到77亿元,增长率高达32.76%。在这两块市场,我国技术水平还相对比较落后,高端的产品非常薄弱,拿外周血管植入器械的支架来说,国内只有先健和微创占据一点点市场份额,未来极有可能会有几家优秀国产产品的上市公司。
2.血液净化耗材。我国目前血液净化市场主要以进口产品为主,特别是血液净化类高值医用耗材市场,外资品牌产品占据7 0%以上的市场份额,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内厂商的技术提升,进口替代的空间还非常大。另外还应注意我国透析市场非常巨大,存量的治疗需求远远未被满足,待开发市场是目前的10倍之多!
3.神经外科耗材。神经外科作为高精尖的前沿学科之一,对应用在手术中的高值医用耗材技术含量和精细程度要求都非常高。不过,我国的神经外科耗材领域发展时间尚短,国产产品和国外的产品还有不小的差距,目前除了人工硬脑(脊)膜市场完成了进口替代之外,其他细分还是外资品牌主导市场,进口替代率非常低,当然市场空间也足够大,是国内厂商的黄金赛道之一。
4.伤口管理耗材。伤口管理耗材的典型产品包括敷料、缝针和缝线等,目前可吸收材料市场在92亿,不可吸收材料市场规模在152亿,随着时间推移,不可吸收材料将对可吸收材料完成替代。但目前国内不可吸收材料市场仍然被进口产品把持,如强生的进口缝线、巴德的疝补片、美敦力的止血夹等,占到各个市场份额的70%以上。国内目前还少有企业能够独当一面,总体进口替代率非常低,针对于伤口管理这种现金牛的科目,非常值得关注。
5.进口替代化程度低的部分眼科与口腔耗材。老龄化程度加深,眼睛和牙齿是老年人最直观的器官感受。随着近年来国家推动国产器械的发展和国内技术的提升,国内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公司,如做硬性角膜接触镜的欧普康视、做人工晶状体的珠海艾格等,一些细分领域的进口替代化程度已然较高,更多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如义齿材料、正畸材料、口腔颌面外科植入材料等外资品牌主导市场、进口替代程度低的这些细分领域市场上。
总结来看,医用高值耗材潜在的机会非常多,无论是从投资者和从业者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找准合适的赛道,发挥各自的特长优势并艰苦奋斗,在时代的大浪潮之下,取得自己满意的回报!
来源:电力招标采购网